2010年12月19日

保暖外套選購

在買保暖外套的時候,要記得 Gore-Tex 本身是「不會」保暖的。Gore-Tex 布料 PTFE 薄膜的功能是防水透氣,讓內部的水蒸氣可以散出,而外部的水珠無法進入(http://goo.gl/FWtnd)。穿 Gore-Tex 外層在最外面有防風防雨的好處,擋住冷風可以讓內層增加不少保暖的效果,但 Gore-Tex 布料本身並沒有保暖的功能。

坊間常見的 Gore-Tex 兩件式外套,是除了 Gore-Tex 之外在內側另外加一件保暖的衣物來達到保暖的效果。兩層式外套多半厚重,不適合登山和戶外運動,唯一好處是穿脫較容易。我個人不建議購買兩件式 Gore-Tex 外套,因為內層保暖層一來用料普普,二來自由搭配的彈性較小。

我的建議是外層購買輕便式的防風抗 雨外套(不一定要防雨,因為如果沒有另外準備的話,褲子和頭部還是會濕。但至少要有一定的抗風雨效果),如 Gore-Tex Paclite 等或各大廠的 Softshell。不要購買 Gore-Tex Pro Shell,因為它是用來抗磨損並在惡劣環境使用,在都市並無法發揮效果,徒增重量與售價。如果不在意外觀如騎車時,達新牌 TH-5 等雨衣也有一定程度的透氣效果。

中層保暖層的搭配選擇很多,有羽絨、化纖、刷毛等等。如 Patagonia R 系列、650 ~ 800 fill power 羽絨衣、Polartec、PrimaLoft 布料。要注意臺灣的氣候其實沒那麼冷,以平地來說的話羽絨衣和化纖衣物有時會太暖了一些。適合的話也可以考慮背心形式。


在遠征高山(5,000m +)或冬季山區時會有另外不同的搭配,不過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。

參見: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Gore-Tex
http://www.patagonia.com/us/shop/mens-fleece?k=1D-6N
Western Mountaineering: http://goo.gl/VjQpd
http://www.featheredfriends.com/Picasso/Garments/Lt/Hyperion.html
http://www.arcteryx.com/Product.aspx?EN/Mens/Jackets#Softshell

2007年9月18日

筆架連峰

當了替代役之後,可以自由活動的時候少了許多,因此最近就想來爬一些之前沒去過的臺北市郊山。聽聞筆架山是臺北地區三大岩場之一(還有皇帝殿、五寮尖),這次就決定爬筆架連峰。星期六一早,就請媽媽開車走北宜高送我到深坑(走高速公路比開車快很多),預定從深坑爬到貓空下山。出發沒多久,就在景美溪的對岸看到幾隻水鳥,我趕緊拿出30D來搶拍。可惜85mm對於這麼遠的鳥來說還是太短,好不容易才拍到了一些照片,用裁切的結果還算可以。

前陣子看了River的漫畫之後,就想拍拍看夜鷺。這次在河對岸好像有看到,拍回家檢視後才確定的確有拍到,加深了我敗70-300mm IS100mm Macro的欲望呀。拍完了鳥便繼續前進,路上有些地方路標不明,叉路上沒有路條、記錄中也沒有。幸好問了附近的農家,才確定了入口。一開始上稜線的部分非常的累人,幾乎讓人不想再繼續前進,上稜之後大體上是平路,不過仍有高低起伏的地形。

可能和出發的較晚也有關係,在連峰一路上只看到一支四個人的隊伍,他們開車到貓空再來回深坑這邊,午餐的時候聊天聊的蠻開心的。後來的路程上感覺地形變化不大,當天天氣霧濛濛的,雖然遮住了太陽,但也讓四周風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白紗。路程中常有上上下下,拉繩或爬岩壁的地方,經過了畢祿羊頭的訓練之後,已經十分習慣這種地形,但體力上還是蠻累人的。不過還是覺得這條路線有些名過其實,在風景方面來說應是不如皇帝殿。皇帝殿有著全方位的展望,但筆架連峰的傳統路線上都在樹林裡,加上有霧的天氣,幾乎是一點風景都沒有。另外沒有攻山頭的感覺,而且爬起來很累 orz。

爬到一半的時候,剛好看到一隻結網在路旁的蜘蛛,就開始練起微距來 XD。以這麼小的物體,加上鏡頭沒有對焦限制選項來說,幾乎完全要靠手動對焦。30D LCD只有320×240的解析度,拍的時候還以為自己MF沒對到焦,回家看才發現蠻銳利的。在山上拍微距真的要蠻大的耐心,要待在一個點好幾分鐘,而且四周還會聚集不少擾人的飛蟲。不過這次剛好拍到了蜘蛛捕到了隻小蟲的過程,也算是值回票價。

在最後一段下山的路程,在產業道路旁還看到了隻不小的鳥閒閒的站在路旁。當時天色漸暗,只好ISO狂拉、85mm開IS硬拼,85mm就算鳥就在不到10m外也沒法拍得很銳利。回家後查了不少網路資料,查到鳥名是黑冠麻鷺。當時牠看起來還蠻悠閒的,在路邊靜靜的不動,後來有車來就慢慢的往樹林裡走,真是隻可愛的鳥。

之前在連峰路徑上一路都有指示牌,到了下山的時候反而路徑不清,在樹林遮蔽GPS的情形下真是討厭,幸好有路過的登山客指引方向,之後等臺灣上市應該一定會敗 Garmin eTrex Summit HC / Vista HCx 高感度 GPS。最後到了草楠站搭遊園客運到了纜車貓空站,再搭貓空纜車到動物園站搭236回家。貓空纜車感覺設計不怎麼樣,小小一個車廂擠八個人,白天悶熱、晚上也毫無風景可言。纜車的速度大約是18~19km/h,當天下山的隊伍還好沒有排很長。在到了綠豆湯鞍部(老闆不在 orz)時有遇到一個也是一個人爬山的女生,和她問了些周圍山徑的方向,可惜當時爬了二格山,少了次可以聊天的機會,看來想爬山來脫離去死團還是很困難呀~ 這次的行程照了不少生態照片,雖然單眼背得很重(大約1.5kg),不過蠻值回票價的。

旅程相簿  航跡gpx檔

黑冠麻鷺 小蜘蛛

2007年8月28日

關於Unicode

Unicode是一個非常好的編碼方式,其中一部份的原因,是因為Big5實在太爛了 XD。Big5的誕生是經過許多妥協的結果,而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收錄的字數過少。雖然雙位元組編碼能使用的字數原本就受到限制,但看人家UTF-16除了一些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(CJK Extension)的字之外,也是只需用到兩個位元組。Big5的字數實在是過少,例如堃、羣、朶、喆、册等一些常碰到的字或異體字皆未編入,在戶役政、日常使用方面都造成了不少困擾。甚至以更嚴重的角度來說,臺灣的正體中文就被限制在這13,052個、取捨不甚良好的字之中,在文學、命名方面都受到了箝制。

因為維基百科對於Unicode在技術面的敘述十分完整,所以在這邊只說一些一般和寫程式會用到的部分。目前還有許多網頁是以Big5編碼格式呈現,但是它們還是可以無礙的插入Unicode字元,例如「堃」(U+5803)便插入「堃」,如此便能在Big5網頁中正常處理Unicode字元。在一般情形中瀏覽器會自動做這個轉換,不過在有安裝Unicode補完計畫時,瀏覽器可能會被誤導輸出補完計畫中對應的雙位元組字元,造成字元無法被沒裝補完計畫的人正常檢視(但可先用補完計畫附的轉換程式處理)。網頁只要使用Unicode格式,便一定不會出現強者許功蓋(見Big5維基百科介紹),遇到正簡體中文、日文、德文等語言,也都可以用設定的編碼方式正常、不需使用&#的方式處理。

不同編碼方式使用的位元組

  字元 UTF-8編碼 UTF-16 (Little-Endian)
ASCII 0~127
(一般英文)
A 41 41 00
絕大部分的中文 E5 9B A7 E7 56
擴展平面A的中文 E3 A3 BB FB 38
擴展平面B的中文 𠅮 F0 A0 85 AE 40 D8 6E DD

Unicode字元的編碼交換,最常用的有UTF-16(Big、Little-Endian)、UTF-8兩種方式。兩種編碼方式主要的差別是UTF-16除了擴展平面的字之外,一率用2 bytes處理,而UTF-8會隨字元類型的不同佔用不同的位元組數。UTF-16由於每個字的長度大致固定,適合用於程式的內部處理,也是Windows或程式語言如Java、C#內部的Unicode處理方式。UTF-8的最大好處是一般的ASCII字元只需佔用一個位元組,主要用於資料交換,如網頁、XML資料等。

在Unicode的支援方面,Windows 98、ME基本上可以顯示,不過系統的內碼並不是Unicode。2000、XP在中文方面,預設可以顯示除了擴展平面A、B的中文,安裝Office 2007內附的微軟正黑體或是另外下載教育部標準宋體Unicode版就可以顯示擴展平面A的字元,Office 2007的新注音輸入法也能設定是否顯示擴展平面的字元(可以選但是看不到字)。Vista的話,則全面支援擴展平面A、B的字元(不過用的人短期之內應該還不多)。題外話,關於Office 2007的中文化和Unicode的處理方面,當時我在台灣微軟打工的時候,就是在做這方面的測試工作~。

BabelMap的字型資料顯示 Vista中的輸入法畫面,綠色的是擴展平面A、紅色的是擴展平面B的字元

2007年8月20日

塔關山之行

南橫這段路之前一共去了三次。第一次是單車Solo順便爬了塔關山,因為糧食不足提早下來,從臺南回來。第二次是搭夜車再轉一天一班的客運上南橫,第一天Solo到了庫哈諾辛山屋後就一直下雨,第二天早上爬了庫哈諾辛山,在下山之後本來想再爬塔關山,因為負重讓膝蓋快不行了才做罷。這次是遇到端午節連假剛好有空,也是當替代役之後第一次爬高山。

我和媽媽在6/17的時候出發,走北二高到臺南再上南橫。幸好來回的時候都不太塞,北二高不少路段可以開到時速110,去的時候我開高速公路、媽媽開山路,回來的時候剛好相反。第一天我們先走北二高接臺84線到玉井,路上辦好入山證之後,晚上再到梅山山莊住宿。第二天一早便出發到塔關山登山口。

雖然已經一陣子沒爬山了,不過體力還是不錯。這次來算是只有我有攻頂的目標,沿路上人也不少,因此我便先一人往山頂前進,路上和媽媽用手機連絡。塔關山可以說是蠻簡單的百岳,沿路沒有叉路,可能走錯的地方也有拉黃布條封起來。在到山頂前只有一個展望點,所以幾乎所有攝影的人都會在那邊拍那棵枯樹 XD。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帶D80、三鏡的前輩,這次想要輕便所以沒帶遮光罩。回去後想既然DSLR都揹了,配件應該還是要帶較好,另外也買進了CPL,希望能拍出更藍的天空。

路徑沿途都沒有特別困難的地方,山頂的展望挺不賴的。越接近下午天氣變化越快,本來想幫鷹仔嘴山拍張特寫的,沒想到過幾分鐘就起霧了。我在山頂待了一個小時左右,後來打手機知道媽媽離山頂還有一段路回頭下山,因此便開始下山。會合後知道媽媽登山鞋鞋底脫落,環保鞋底的鞋壽命還是差了些。

最後到了登山口,我們便開車下山,因為是我開的所以比較快些 XD,這算是第一次開比較高難度的山路。最後便接力開到臺北,結束了這次爬完南橫三星的旅程。

旅程相簿旅程路徑

山頂 拍照

2007年8月4日

雨天的陽明山

最近好一陣子沒運動了,加上陽明山東西大綜走西段一直沒走過,因此上午便出發去走清天宮到大屯北、西峰的一段。

到了北投站,見到每半小時一班的公車快來了,便趕快買了一些飯糰上車。北投站的建築從內部看蠻有時尚感的,有點可惜沒有趁機拍幾張回來看。到了清天宮之後,便開始走步道上山,預計經過面天坪上大屯西峰,在經過大屯山、大屯山停車場到七星山站下山。上山步道基本上都是石階,雖然較方便沒爬山的人使用,但實際上對膝蓋的負擔很大,尤其在下山的時候。

當天的體力還算不錯,雖然一陣子沒爬山,不過走了會兒心肺功能便能調適過來。一開始爬的時候天氣還不算太壞,不過爬到一半後便開始下大雨,讓我連忙掏出背包內的雨衣褲穿上,把相機放到防水袋內(最後背了那麼重的DSLR一張都沒照到 orz)。一開始只是大雨而已,走了一段路後地上開始出現泥水的洪流!水開始越來越大,幸好沒高過登山鞋的高度,走到後來讓我開始覺得到底是來溯溪還是爬山…

後來終於到了面天坪附近的涼亭,當時涼亭裡面有十幾人也在躲雨(沒看到穿兩截式雨衣褲的人,就算是郊山也不該輕忽才是)。因為下雨對我來說不是問題,所以便繼續往大屯西峰攻上。往大屯西峰的路便不是石階路,地上蠻濕滑的。沒想到下雨就算了,上面還一直在打雷,而且越往上雷好像打得越近.. 囧。在幾個大概在兩百公尺內的雷打完後,見到情況不妙我就趕快往回走,畢竟沒有比山頂更容易被雷擊的地方呀。

後來快步走了一陣之後回到涼亭,開始吃捷運站買的壽司~ 不過淋了雨好像有點油油的,坐了一陣之後其他人便繼續前進往二子坪,我便也往二子坪走看看。後來走著走著,遇到了一段真正的水流,有另外一對中年夫妻也要過去。我先用登山杖探路,見水大概淹沒小腿便想要叫另外兩個人回去,但歐巴桑仍然執意要前進。後來繼續前進,水最深有到大腿一半左右,還好水流不急,不然真的很危險呀!要是忽然有一陣急流沖來,非常有可能被沖到山崖下去。

後來繼續走了一陣,天色仍未好轉,想到到了二子坪還要走到七星山站,我便回頭往清天宮的方向下山。雖然我已盡量不要走太快、避免用膝蓋直接受力,但回家之後還是覺得耗到膝蓋,石階實在是對登山者不利的路徑。快到清天宮時,剛好公車正要走,我便趕快攔下公車回捷運站,結束了這次的雨天陽明山之行。

  

2005年12月18日

畢祿羊頭後記

在11/26~11/27的時候和北岳去單攻畢祿山和羊頭山,感想就是非常累。


畢祿山單攻如果要不摸黑的話,最好在中午十二點之前登頂。我們這隊天還沒亮就出發,走820林道的時候還蠻快的,不過到了爬坡的時候就累爆了。直線距離1.1km的路上升約700m,沿途一路幾乎都是接連不斷的爬坡,還有好幾段要牽繩的地方。


爬到後來體力完全耗盡,就靠著毅力和短暫休息在撐,好不容易在十二點半左右登頂了。當大約十一點半的時候,看著頭頂的高峰,本來已經有直接下去的打算。後來想既然到了這裡,就不可輕易放棄,所以就繼續撐了上去。到上面因為時間不多了,就匆匆啃了個飯糰,抓了個三明治下山。


下坡不比上坡輕鬆多少,一路陡下有些痛苦。最後到了820林道,開始走好像永遠走不完的八、九公里長林道。最後有六個人摸黑了三個小時到九點才出林道,而且沿途還是在不停的趕路、消耗著體力,中間沒有太多的休息。後來我們這群人好幾個第二天羊頭山就沒去。


感想:下次如果路線導覽上寫當日單攻往返很累的話,最好信它的話。
當然有空能練練體力是最好,但是時間, sigh..



附錄-裝備評比


第一名:Mountain Hardwear Epic Pants


我用了一種穿法,因為只穿快乾褲不防風會冷,所以就先穿快乾褲再穿Epic Pants。然後把Epic Pants的側邊拉鍊拉開1/2增進透氣。


結果非常好用,排汗透氣防風防水。小缺點是如果沒有綁腿的話,磨久了Epic Pants的褲管會有一點點的小洞。如果能打綁腿再用會更好,不過本體算是蠻耐磨的。


第二名:Mountain Hardwear Power Stretch Glove


在爬全程的途中就帶著這個手套,看起來不太耐磨。但是在抓植物碰到的時候,植物會穿過手套,所以不會太傷手套本體。(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,記得別抓咬人貓)加上Power Stretch排汗的特性,在碰到潮濕地面時水不太會滲進去。


在最後陡爬昇的攀爬過程中,操到極限的使用感覺都適合。不過記得不能碰超過一點點的水 (當然,它也不是設計成防水手套),不然還是會濕,然後把手凍僵。(雖然Power Stretch濕了之後還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暖)用很多次後可能要有替換的心理準備,不過單價還可以接受就是。


第三名:Marmot DriClime Stretch Jacket


很好用的Softshell防風保暖外套,平常冬天也可以穿。熱的時候把拉鍊拉下一些,冷的時候拉上到領口。裡面加一件Midweight貼身排汗衣就可以應付三季大多數的天氣,非常可靠的裝備。冬天的話中間可以再穿一件Power Stretch或薄的刷毛衣物保暖。

2005年8月23日

奇萊主北未竟

從8/18晚上到8/21的這段時間,原本是要和北岳(臺北縣山岳協會)一起攀爬奇萊山的主峰和北峰,不過在中途狀況百出。


首先是天氣特壞,晚上的時候氣溫降到了8度,白天的時候也只有11, 12度。天候刮著強風還下著小雨,能見度只有20公尺左右。團上有三個人因為裝備不夠,所以就留在車上不去爬奇萊了。走到後來天候還是一樣慘,我也沒有帶備用衣物,領隊說上去也看不到什麼,因此大家就撤下來,改爬合歡群峰。


當天我們爬了合歡主、東峰,晚上住在合歡山莊的前滑訓山莊。爬的時候風極大,加上雨勢一陣一陣的襲來,在爬陡坡的時候真是辛苦。第二天爬了石門山和合歡尖山,石門山上的風極大,幾乎使人站立不穩,沒想到合歡群峰也會這麼難爬。


因為爬北西峰要申請入山證,加上合歡山莊隔天(星期六晚)沒有位子可睡,因此當天下午我們便啟程回臺北。一路上和朋友聊天,還順便卜了個卦,加上和前輩討教登山裝備,也獲得不少的收穫。希望下次攀登高山能更順利,也會做好更好的準備。



本次的上下身衣著搭配:
上身-短袖排汗、DriClime外套、GoLite輕量雨衣
下身-MHW快乾褲、MHW Epic雨褲


預計之後的衣著搭配:
上身-短袖排汗、Power Stretch保暖、DriClime外套、GoLite輕量雨衣
下身-MHW快乾褲、DriClime褲、MHW Epic雨褲


基本上這些衣物都不太怕濕,不過濕的話上身保暖和外套可以擇一做備用,下身三件可以任選兩件穿。



附錄-裝備評比


第一名:Snow Peak湯匙兼叉子 XD
吃什麼東西都一隻搞定,非常的可靠,唯一限制是喝湯比較不方便。


第二三名並列:Marmot DriClime外套和MHW Epic雨褲
DriClime外套發揮了萬用且不易濕的特色,Epic雨褲在惡劣的天候中也有良好的表現。



2005年6月28日

期末與飛行

這學期的期末,大概是上大學以來以來拖的最久的一次期末了吧。


上學期的時候只有 DB 作業拖的比較晚而已,這學期拖到期末考完的禮拜三呀~而且中間塞的滿滿。甚至在這之後還有一個 Bonus 作業要交,讓我可能要把筆電帶去畢業旅行..


期末考那時候因為趕期末專題和一部分讀書的緣故,連續熬夜使功體大損。現在只要吹冷氣氣管就會過敏咳嗽,希望之後會好起來。整體說來暑假的話,因為畢業旅行的緣故,對我來像是到九號才開始。之後還要去中橫騎車,加上要弄專題,可說是不特別悠閒。不過如果無所事事的話,大概也不特別有意義。


說到之前玩 Level-D 767-300ER 的事,昨天晚上試了一個發生災難的情形。先是一個油箱幫浦故障、左引擎送氣管線漏氣、大概三、四個液壓幫浦失效(剩下的幫浦還夠用)、右側液壓漏液失效、儀器冷卻系統冒煙、一個慣性陀螺儀偏移、客艙壓力調節失效,最後再加上右引擎起火!在這種悽慘的情況下開 767 去降金門機場。


後來趕快手忙腳亂的處置,滅火後開 APU(輔助動力單元)、放右側發電碟供電、放 ram air turbine 提供些液壓(長的好像電風扇)、液壓輔助幫浦全開、手動控制客艙壓力。因為右引擎掛了、左引擎又漏氣,讓乘客沒有冷氣可以吹~後來好不容易試出封鎖左側管線,用APU供右方氣,讓一邊可以供氣。空服員還說客艙內沒有空氣循環,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。


後來在降落的時候,第一次因為不熟單引擎降落結果失敗了 XD,飛機滾到左邊草地.. 後來把 auto rudder 關掉,用方向舵猛壓終於成功~用有點奇怪的方向降落在跑道上。不過因為之前機艙失壓沒放氧氣面罩(到快降落時才注意到那個按鈕),乘客大概已經一大半昏的昏、倒的倒(大逃)。


在飛行的時候試故障真的蠻好玩的。

2005年6月27日

Level-D 767

最近去買了一套 Level-D 的 Boeing 767-300 模組 (給微軟模擬飛行2004用的),開發團隊就是原本開發 Wilco 767PIC 的團隊。


在這之前有先看過AVSIM的評論
http://www.avsim.com/pages/0505/lvld_767/lds767.html
竟然是五顆星沒有缺點!比原本的767PIC還高。


玩起來的感想果然是讚!因為之前就玩過一陣的767,對它算是很熟了。先花了點時間在地面上敲 FMC (Flight Management Computer) 輸入臺灣一些機場的 SID (Standard Instrument Approach)、STAR (Standard Terminal Arrival Route)、Approach (進場航線),再飛了花蓮 (RCYU) 到清泉崗 (RCMQ) 機場的航線。


路程中非常的順利~自動導航的轉彎也很平順,一切都照著路線來飛。最後成功的在清泉崗機場降落,雖然因為太自動了稍稍有些無聊 XD


飛機的模擬非常的真實,像是把空調開太熱就會有空服員來反應希望開冷一些、到巡航高度會廣播乘客歡迎搭乘本班次、連引擎著火的影響等等都模擬的非常真實,好像開過之後就會開真的767了~如果想要擬真的飛行的話,這是一款非常值得推薦的模組。